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学校新闻
张应辉院长当选为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
2016年5月27日 编辑:品牌发展部 来源: 品牌发展部

2016527日,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换届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协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钮小明、四川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处长李志刚、副处长龚崇儒、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培训专委会主任章家详、各地市州教育局领导、各级民办学校代表等近二百名代表。


会议现场

会上,经与会各会员单位表决通过,成都东软学院院长张应辉教授当选为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成实外教育集团董事会主席王小英、四川嘉祥实业集团董事长向克坚、金苹果教育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夏晨伶、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党委书记冯林、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尹大家、四川传媒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马洪奎、四川工商学院董事长王六章等30余人代表各自单位当选为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陈旭辉当选为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秘书长。


张应辉院长当选为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

长期以来,四川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把民办教育纳入教育发展整体规划,不断打破民办教育发展的制度和体制障碍,不断改善民办学校发展环境,使四川省民办教育得以健康快速发展,达到了相当的规模。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0852所,在校学生264万余人,学校总资产达到434亿元。民办高等教育的良好发展为我省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市场化的办学优势,与公办学校错位竞争,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加快了全省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一大批民办中小学按照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思路逐步承担起了提供义务教育阶段选择性教育服务的任务,较好地满足了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获得广泛认可;近10000所民办幼儿园对于全省加快学前三年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各类民办培训机构努力满足了经济社会转型的不同需求,在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民办教育已成为全省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育改革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培训专委会主任章家详宣读贺信


四川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副处长龚崇儒发表讲话

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第一届理事会自2009年在省教育厅指导下成立,成立后完善自身建设,相继建立了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培训教育5个专业委员会,根据需要组建了四川省民办教育信息部和四川省民办教育研究中心,分别挂靠在四川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另外,本届理事会得益于省教育厅的重视和支持,聘请到了人大、政协以及有关民主党派的老领导担任会长、副会长,选定了全省具有代表性的民办学校作为副理事长单位,省教育厅还确定了专门的业务处室负责分管。在这个良好的组织架构基础,理事会致力于做好调研咨询,积极建言献策,组织开展民办教育系统评优活动,积极承担省教育厅和中民协交办的工作,做好信息服务和交流工作,并指导和联合各专委会发挥好省教育厅及政府部门和民办学校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协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钮小明发表工作报告


与会代表听取报告

现阶段正逢国家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之际,民办教育事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协会的换届是协会工作的一个新起点,协会理事会新当选会长张应辉教授表示,协会今后的工作将重点落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要强化协会的自身建设。协会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形成高效有序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专委会和内设机构的作用;提升协会媒体平台建设,加强推广和宣传;要坚持为会员服务,在民办教育发展的大环境中争取和维护合法权益。

二是要发挥好协会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做好政府的参谋和助手,积极建言献策,为教育厅提供政策支撑;也要积极研究相关政策,为协会成员提供更好的政策解读和咨询服务。同时,我们将积极促进协会同政府部门、同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及各兄弟省份民办教育协会间的信息交换,使政府与民办学校的沟通渠道保持畅通无阻。同时要加大对民办学校的引领作用,并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活动,促进我们省民办学校同省外、国外民办教育界的交流和联络。

三是要提升协会自身的造血能力,让协会不但能继续向成为一个行为规范、运作有序、代表性强、公信力高的社会组织的目标迈进,更要通过资源整合、平台搭建来进一步提升协会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为各位会员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协会理事会新当选会长张应辉教授发表讲话

他同时表示,新一届理事会必将在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广泛团结全省民办教育机构和工作者,认真履行协会职能,更好地发挥行业服务、行业引导、行业规范和行业自律作用,继往开来、齐心协力、共创美好,努力把协会建设成为行为规范、政府信任、学校信赖、公信力高的新型社会组织,为我省民办教育事业的新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